→  影像技术 影像文献 维修技术
CT中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分析与鉴别
影像文献 时间:2017-06-12 点击数: 作者: 互联网

 

目的 分析和总结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CT表现特点及鉴别要点,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慢性胰腺炎、39例胰腺癌的CT资料,每例均行平扫与增强扫描,层厚、间隔均5mm。结果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主要CT征象的出现率分别为:(1)增强扫描病灶呈低、低与等混杂密度43.3%、97.4%;(2)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81.8%、;(3)胆总管下段扩张突然狭窄截断20.0%、92.6%;(4)胰周大血管侵袭、包绕、包埋0、61.5%;(5)胰管与胆管均扩张10.0%、5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胰腺癌的血供特点与生物学行为是其CT诊断及其与慢性胰腺炎鉴别的重要依据。 

与传统的放射诊断技术相比,CT更能直接、客观地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临床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也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笔者收集经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30例慢性胰腺炎、39例胰腺癌病例,对其CT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胰腺炎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47.2岁。病程60天~8年。主要症状: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不适,部分病例有急性发作史,常伴有厌油、腹泻等。

胰腺癌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31~73岁,平均59岁,其中胰头癌27例,胰体癌7例,胰尾癌4例,全胰腺癌1例。病程10~270天。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不适,消瘦、恶心、乏力,其中胰头癌者常伴有无痛性黄疸并进行性加重。

      所收集病例中,经手术、病理(包括细针穿刺活检)证实的慢性胰腺炎9例、胰腺癌39例,临床证实的慢性胰腺炎21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ProSpeed螺旋CT机与Somaton Plus4螺旋CT机。全部病例均行胰腺平扫与团注增强扫描,层厚、间距均5mm。扫描期间嘱患者平静呼吸时屏气,扫描间隙嘱患者平静呼吸,增强对比剂为60%泛影葡胺,总量80~100ml,流速3ml/s。

2 结果

2.1 慢性胰腺炎组(炎症组) 病变区胰腺肿大13例,沿主胰管走向分布钙化灶4例,胰腺萎缩14例,增强扫描病灶呈低、低与等密度13例,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9例,胆总管下段扩张呈渐行变细中断4例,呈突然狭窄截断1例,胰管与胆管均扩张3例,胰腺囊肿5例。

2.2 胰腺癌组(癌肿组) 病变区胰腺肿大37例,胰腺萎缩6例,增强扫描病灶呈低、低与等密度38例,胆总管下段扩张渐行变细中断2例,胆总管下段扩张突然狭窄截断25例,胰周大血管侵袭、包绕、包埋24例,胰管与胆管均扩张21例,胰腺囊肿1例,腹部淋巴结肿大9例, 肝转移8例,腹膜后直接侵犯11例。

表1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CT表现(略)

注:经卡方检验 ˇ P<0.05

图1 慢性胰腺炎,增强扫描胰腺体尾部略萎缩, 其密度与胰头无明显对比,其周少量渗液, 未见典型钙化灶(略)

图2 全胰腺癌,增强扫描病灶呈低密度,胰周大血管包绕,腹膜后直接侵犯,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左叶转移灶(略) 

图3 胰尾癌,胰尾肿大,增强扫描呈低密度灶, 肝右叶转移灶(略)

图4 胰头癌,(病灶上方2个层面) 增强扫描示主胰管及胆总管扩张(略)

3 讨论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临床缺乏特征性,其定位、定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分析2组病例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 [1]  ,笔者认为:(1)沿主胰管走行的钙化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可靠征象;(2)在明确胰腺肿块的同时发现腹部淋巴结肿大或肝脏转移灶是诊断胰腺癌的强力证据。所以有作者主张在任何有关胰腺的检查中都必须将肝脏包含在内。但由于上述两项特征出现率均不高,本资料炎症组中沿主胰管走行的钙化灶的出现率为13.3%,癌肿组中腹部淋巴结肿大出现率为23.1%,肝转移灶出现率为20.5%,其中前两者出现率与文献报道相仿。因此在没有上述两项特征性改变的病例尚需寻找其他依据来明确诊断。胰腺病灶的血供特点:本文两组病例增强扫描中,胰腺癌组病灶呈低、低与等混杂密度的少血供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癌肿组出现此征象主要是由于癌灶血运缺乏,出现液化性坏死和胰液在肿块间质浸润,笔者认同这种观点;同时,笔者认为癌灶区胰内动脉阻塞、不规则狭窄以及肿瘤血管新生不明显是胰腺癌癌灶血运缺乏的重要原因。炎症组病灶呈少血供可能是病灶过度纤维化所致。

浸润性生长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胰腺癌围绕胰腺主导管和(或)胆总管呈浸润性生长,即围管性浸润,它是胰腺癌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4]  ,导致这些结构进行性狭窄以致闭塞,进而引起梗阻处近侧段胰管和(或)胆管扩张;胰腺癌围绕胰周大血管生长导致胰周大血管的被侵袭、包绕、包埋。癌肿组中胆总管下段扩张突然变窄、截断及胰管与胆管均扩张的出现率分别为92.6%、53.8%,明显高于炎症组中其对应的出现率20.0%、10.0%,并且炎症组的胆管、胰管扩张的程度和范围均轻于癌肿组;胰周大血管被侵袭、包绕、包埋出现率为61.5%,其出现率较高,此征象均未见于炎症组;癌肿组无1例表现扩张的胰管贯通病变区,而在炎症组其出 现率为81.8%。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诊断与鉴别诊断: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是常见的2种胰腺疾病,对于它们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只要CT扫描技术正确,参照上述CT表现特点,结合临床,一般诊断准确率高。本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1%,与文献报道接近。对于少数不典型病例可进行腹部B超或细针穿刺活检等技术联合运用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值得注意的是Saisho认为即使用多排CT(MDCT)机,显示少于1cm的胰腺癌仍然十分困难。所以CT表现无异常仍不能完全排除胰腺癌的存在。另外,本文癌肿组中出现11例腹膜后直接侵犯,因腹膜后神经组织较丰富,这一征象是癌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结果,还是它具有嗜神经生长的特性尚有待临床与分子病理学进一步探讨。

返回

24小时热线:029-6888-8115

电话:13669138735 15202907556

在线QQ:58045944

©罗狄斯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8568号-1 Design by  罗狄斯医疗